姓名 |
莊兵 |
Office_Hour |
週三3-4節、週四3-4節 |
聯絡電話 |
02-2663-2102#1335 |
|
zhuangbing@hotmail.com |
服務單位_部門 |
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|
類別 |
專任師資 |
職稱 |
副教授 |
授課領域 |
論文寫作、博論探討、東亞思想與文化研究、論文寫作、易學研究 |
研究專長 |
經學思想、東亞學術、格義佛教、儒佛孝道思想 |
參與活動服務一覽
類別 |
活動名稱 |
主題 |
參與人 |
(論文審查) |
「2017年第二十八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 |
論文講評人 |
莊兵 |
(考試命題及閱卷委員) |
華梵大學東研所碩士班甄試入學口試委員 |
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班甄試 |
莊兵 |
(計畫審查與諮詢) |
華梵大學預算規劃委員會 |
華梵大學預算規劃委員會委員 |
莊兵 |
(論文審查) |
《華梵人文學報》編輯委員 |
《華梵人文學報》編輯委員 |
莊兵 |
(碩士論文指導) |
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100年度碩士論文指導 |
指導通過王昭月碩士論文:探討讀經教材如何融入國中品德教育 |
莊兵 |
(考試命題及閱卷委員) |
華梵大學100學年度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博士班考試 |
華梵大學100學年度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博士班考試 |
莊兵 |
(碩士論文指導) |
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99年度碩士論文指導 |
指導通過林彥名碩士論文:曹操政略思想研究 |
莊兵 |
(考試命題及閱卷委員) |
華梵大學99學年度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博士班考試 |
擔任考試命題、監試及口試閱卷委員 |
莊兵 |
(論文審查),(碩士論文指導) |
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99年度碩士論文指導 |
指導通過張慧玲碩士論文:袁黃《了凡四訓》三教會通思想研究 |
莊兵 |
(碩士論文指導) |
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99年度碩士論文指導 |
指導通過邱豐饒碩士論文:《中庸》天命思想研究 |
莊兵 |
(碩士論文指導) |
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99年度碩士論文指導 |
指導通過陳英彥碩士論文:李恕谷經世思想研究 |
莊兵 |
(碩士論文指導) |
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99年度碩士論文指導 |
指導通過林家慶碩士論文:思孟學派仁學思想研究 |
莊兵 |
(碩士論文指導) |
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99年度碩士論文指導 |
指導通過簡廷運碩士論文:京房易學研究 |
莊r兵 |
(論文審查) |
擔任學報編輯委員 |
擔任華梵大學文學院主辦《華梵人文學報》編輯委員 |
莊兵 |
(論文審查) |
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洪式穀碩士學位取得論文口試審查 |
蘇軾詞文中「尚意」思想之研究 |
莊兵 |
(論文審查) |
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林—宛珍碩士學位取得論文口試審查 |
論董仲舒人性論中不平等現象之研究(指導教師:劉振維教授) |
莊兵 |
(論文審查) |
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學位取得論文口試審查 |
論程顥哲思中的「道」、「禪」蘊義(指導教師:劉振維教授) |
莊兵 |
(論文審查) |
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學位取得論文口試審查 |
朱熹《小學》研究(指導教師:鄭吉雄教授) |
莊兵 |
(碩士論文指導) |
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99年度碩士論文指導 |
指導通過黃詩棻碩士論文:秋瑾女權思想研究 |
莊兵 |
(論文審查) |
輔任大學宗教學系碩士學位取得論文口試委員 |
陳舒吟:《列子》對生命教育的啓示(指導教師:鄭志明教授) |
莊兵 |
(論文審查) |
擔任學刊論文審查 |
華梵哲學報 |
莊兵 |
(考試命題及閱卷委員) |
華梵大學99學年度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班考試 |
擔任考試命題及閱卷委員 |
莊兵 |
(論文審查) |
華梵大學哲學系黃信雄碩士學位取得論文口試審查 |
老子「柔弱」哲學研究(指導教師:伍志學教授) |
莊兵 |
(論文審查) |
98學年度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學生論文發表會 |
論文講評:16日場次四~五、17日場次四~五、主持:17日場次一~三 |
莊兵 |
(考試命題及閱卷委員) |
華梵大學98年學度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博士班考試 |
擔任考試命題及閱卷委員 |
莊兵 |
(演講) |
第四屆曉雲法師思想行誼國際學術研討會 |
擔任即席翻譯、演講者:日本名古屋外國語大學外國語系熊澤一衛教授、講題:〈佛教生死觀〉 |
莊兵 |
(演講) |
2008兩岸第二屆東方人文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 |
擔任主持人、第一場演講者: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彭衛教授、講題:〈漢代人的飲食〉、第二場演講者:李萬生教授、講題:〈三荊之地與北魏分裂〉 |
莊兵 |
(演講) |
2008第一次儒佛孝文化研究室專題演講 |
擔任主持人、演講者:紐西蘭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教伍曉明授、講題:〈孟子倫理中之國法與情的困境〉 |
莊兵 |
(演講) |
2009第三屆東方人文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 |
擔任即席翻譯、演講者:佛光大學宗教學系助理教授、奧村浩基、講題:〈『中本起經』「大迦葉始來品」考〉 |
莊兵 |
(演講) |
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專題演講 |
擔任即席翻譯、演講者:日本名古屋外國語大學熊澤一衛教授、講題:〈論現代日本人的生死觀〉 |
莊兵 |
(論文審查),(碩士論文指導) |
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指導 |
指導通過蘇玉櫻碩士論文:《曾子》孝道思想研究 |
莊兵 |
(演講) |
第五屆日本漢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|
擔任即席翻譯、第一場演講者:中央研究院文哲所林慶彰教授、講題:〈竹添光鴻《毛詩會箋》的解經方法;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張寳三教授、講題:〈江戶儒者東條一堂《詩經標識》研究〉 |
莊兵 |
(演講) |
第十一屆儒佛會通文化哲學學術研討會 |
擔任即席翻譯、演講者:日本東京大學高山守教授、講題:〈淺論黑格爾《法哲學》中的君主論〉 |
莊兵 |
(演講) |
2007年臺灣大學中文系戰國學術研究計畫專題演講 |
擔任即席翻譯、演講者:日本女子大學谷中信一教授演、講題:《老子》傳世本成立史〉 |
莊兵 |
(考試命題及閱卷委員) |
華梵大學97年學度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班考試 |
擔任考試命題、閱卷及口試委員 |
莊兵 |
(演講),(其他) |
2007年東吳大學儒家哲學的典範重搆與經典詮釋國際學術研討會 |
擔任即席翻譯、5月25日演講者:日本北海道大學湯佐藤練太郎教授、講題:〈王守仁的孔子觀〉、5月26日演講者:日本大阪大學湯淺邦弘教授、講題:〈戰國楚簡和儒家思想—君子的意義〉 |
莊兵 |
(演講) |
2007年政治大學哲學系湯淺邦弘教授專題演講會 |
擔任即席翻譯、演講者:日本大阪大學湯淺邦弘教授、講題:〈上博楚簡《三德》的天人相關思想〉 |
莊兵 |
(演講) |
2007年台大哲學研究所研究生論文發表會 |
擔任即席翻譯、6月2日第一場演講者:北海道大學関村博道博士研究生、講題:〈董仲舒的治亂之結構與天人感應理論〉;6月3日第一場演講者:廣島大學工藤卓司博士、講題:〈漢初知識份子對“秦”的接納〉 |
莊兵 |
(演講) |
2007年東亞思維之經學—臺灣與日本青年學者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|
擔任即席翻譯、第二場演講者:北海道大學金原太介博士、名古屋大學小崎智則博士、講題:〈明末八股文與經世思想〉、〈試論《韓非子》忠概念的意義〉;第三場演講者:廣島大學青山大介博士、講題:《呂氏春秋》的孝與《云夢睡虎地秦簡》中所描述的秦囯政治;第四場演講者:明道管理學院佐野大介博士、東北大學福田一也博士、講題:〈司馬光的孝觀念與《古文孝經指解》〉、〈上博簡“三德”的思想淵源〉 |
莊兵 |
(演講) |
2007年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卓越計劃國際漢學專題演講會 |
擔任即席翻譯、演講者:日本東北大學淺野裕一教授、講題:〈馬王堆帛書、郭店上博楚簡與日本道家思想研究〉 |
莊兵 |
(演講) |
2007年臺灣大學中文系戰國學術整合型研究計畫學術演講 |
擔任即席翻譯、第一場演講者:安徽師範大學小澤賢二客座教授、講題:〈中國古代天文學記錄與歷史解釋之間〉、第二演講者:日本東北大學淺野裕一教授、講題:〈戰國楚簡與道家思想研究的新發展─從對日本過去的道家思想研究的批評談起〉 |
莊兵 |
(演講) |
2007年華梵大學哲學系淺野裕一教授專題演講會 |
擔任即席翻譯、演講者:日本東北大學淺野裕一教授、講題:〈上天、上帝信仰與沙漠的一神教〉 |
莊兵 |
專書一覽
專書類別 |
出版日期 |
專書名稱 |
著作人 |
(其他) |
2014/11/01 |
佐野公治著,與張文朝分擔譯成.,《四書學史的研究》,臺北:萬卷樓圖書出版公司,978-957-739-891-8,2014/11 |
莊兵 |
(其他) |
2008/03/31 |
竹内弘行,莊兵,孝經,東京たちばな出版社,東京,978-4-8133-2064-7,2008/03 |
莊兵 |
研討會論文一覽
學年度 |
會議期間 |
著作 |
著作人 |
108 |
2019/11/15 |
莊兵,2019,〈《孝經述議》文獻整理與思想價值探究〉,「《論語》詮釋與東亞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」,揚州市四望亭路180號揚州大學文學院,2019/11/15-2019/11/17 (其他) |
莊兵 |
108 |
2019/10/18 |
莊兵,2019,〈東亞書籍之路的新視野:以《孝經述議》為例〉,「2019跨域交流與海上絲路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」,中正大學文學院,2019/10/18-2019/10/20 (其他) |
莊兵 |
108 |
2019/06/28 |
莊兵,2019,〈海峽兩岸《孝經》學研究的新視野——以敦煌吐魯番出土《孝經》為中心〉,「2019第九屆海峽兩岸區域發展論壇」,遼寧省瀋陽市東北大學國際學術交流中心,2019/06/28-2019/06/30 (其他) |
莊兵 |
106 |
2017/10/20 |
莊兵,2017,〈「玄宗改經說」新辯〉,2017年經典的詮釋與衍化—第五屆人文化成國際學術研討會,東華大學國際會議廳,2017/10/20-2017/10/21 (其他) |
莊兵 |
106 |
2017/04/02 |
莊兵,2017,〈敦煌吐魯番文獻對《孝經》研究的價值〉,“敦煌石窟解密與探尋”研修班,敦煌莫高窟,2017/04/02-2017/04/06 (其他) |
莊兵 |
106 |
2017/02/14 |
莊兵,2017,〈「三經義疏」與聖德太子佛教主張〉,新國學的歷史定位國際學術研討會,日本長崎大學總合教育研究棟,2017/02/14-2017/02/15 |
莊兵 |
105 |
2016/11/26 |
莊兵,2016,〈《孝經鄭注》文獻真僞與思想價值探究〉,「第十屆漢代文學與思想暨創系六十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」,國立政治大學百年樓三樓中文系330309會議室,2016/11/26-2016/11/27 |
莊兵 |
105 |
2016/06/05 |
莊兵,2016,〈敦煌吐魯番文獻展現的《孝經》今古文〉,「出土文獻研究視野與方法國際學術研討會」,國立政治大學百年樓三樓中文系會議室,2016/06/05 |
莊兵 |
104 |
2015/06/28 |
2015,〈《呂氏春秋》引《孝經》經名經句考辯—兼論《孝經》的作者問題〉,第十二屆先秦兩漢學術國際研討會,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文華樓,2015/06/28-2015/06/29 |
莊兵 |
103 |
2014/05/17 |
2014,〈敦煌吐魯番出土《孝經》研究論介〉,近現代出土文獻研究視野與方法國際學術研討會,國立政治大學百年樓三樓中文系會議室,2014/05/17 |
莊兵 |
102 |
2013/11/08 |
2013,〈日本近代以來關於聖德太子之研究—從「聖化」向「歷史」的轉變〉,第四屆日本研究年會「国際日本研究の可能性を探る-人文・社会・国際関係-」,臺灣大學文學院舊總圖外文系會議室,2013/11/08-2013/11/09 (其他) |
莊兵 |
101 |
2012/03/23 |
2012,《三經義疏》倫理思想探索,2012東亞儒佛會通與諍辯國際學術研討會,臺灣大學第四會議室(農化新舘五樓),2012/03/23-2012/03/24 |
莊兵 |
98 |
2010/06/05 |
2010,日本古傳《王羲之草書孝經》稽考,2010第三屆東方人文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,臺灣大學集思會議中心洛克廳,2010/06/05-2010/06/07 |
莊兵 |
97 |
2009/06/08 |
2009,〈閨門章〉考—兼論前漢中後期《孝經》解釋學的思想傾向,2009第二屆東方人文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,華梵大學國際會議廳,2009/06/08 (其他) |
莊兵 |
97 |
2009/03/28 |
2009,日本古代會通儒佛第一人—聖德太子,第12屆儒佛會通暨文化哲學-文化哲學的理念與實踐國際學術研討會,台灣師範大學,2009/03/28 (其他) |
莊兵 |
96 |
2008/06/01 |
2008,御注孝經成書問題再考—以日本古傳《王羲之草書孝經》為綫索,2008兩岸第一屆東方人文思想學術研討會,華梵大學覺照樓國際會議廳,2008/06/01-2008/06/02 (其他) |
莊兵 |
95 |
2007/06/05 |
2007,西漢孝經學綜述,2007年東亞思維之經學:臺灣與日本青年學者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,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行政大樓六樓第三會議室,2007/06/05 (其他) |
莊兵 |
95 |
2007/05/26 |
2007,《鄭注孝經》新辨—儒學傳統與詮釋的接點,2007年東吳大學儒家哲學的典範重搆與經典詮釋國際學術研討會,東吳大學國際會議廳,2007/05/26-2007/05/27 (其他) |
莊兵 |
90 |
2003/01/24 |
2003,日中孝經學史研究概觀,第二十二回名古屋大學中國哲學研究會,日本國立名古屋大學文學研究科棟324中國哲學研究室,2003/01/24 (其他) |
莊兵 |
90 |
2002/12/20 |
2002,長孫氏孝經說への再考,第十五回名古屋大學中國哲學研究會,日本國立名古屋大學文學研究科棟324中國哲學研究室,2002/12/20 (其他) |
莊兵 |
89 |
2000/10/10 |
2000,孝經の成立年代について,第一回名大阪大研究交流會,日本國立名古屋大學文學研究科棟324中國哲學研究室,2000/10/10-2010/10/10 (其他) |
莊兵 |
期刊論文一覽
學年度 |
著作 |
著作人 |
107 |
莊兵,2018,〈「玄宗改經說」新辯〉,《東華漢學》,第28集,pp71-100(THCI核心期刊) (其他) |
莊兵 |
106 |
莊兵,2017,〈「三經義疏」與聖德太子佛教〉,《東亞漢學研究》,2017特別號 (其他) |
莊兵 |
106 |
莊兵,2017,〈《呂氏春秋》引《孝經》經句考辯—兼論《孝經》的成立問題〉,《輔大國文學報》,44,04,pp1-43(THCI) (其他) |
莊兵 |
106 |
莊兵,2017,〈敦煌吐魯番文獻展現的《孝經》今古文〉,《政大中文學報》,第27集,pp231-278(THCI核心期刊) (其他) |
莊兵 |
106 |
莊兵,2017,〈《孝經鄭注》文獻真僞與思想價值探究〉,《第十屆漢代文學與思想暨創系6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(具審稿制),專輯,pp263-296 (其他) |
莊兵 |
105 |
莊兵,2016,〈「三經義疏」之思想宗旨及實踐觀考察—兼論與聖德太子佛教主張之關聯〉,《國際漢學論叢》,第五輯,pp167-209 (其他) |
莊兵 |
104 |
2015,《御注孝經》的成立及其背景—以日本見存《王羲之草書孝經》為線索—,《清華學報》,新45卷,第2期,pp235-274(THCI核心期刊) (其他) |
莊兵 |
104 |
2015,〈「孔子熱」何去何從〉,臺北萬卷樓主編《國文天地》,第30卷,第10期(總第358號),pp65-69 (其他) |
莊兵 |
103 |
2014,〈日本近代以來關於聖德太子之研究——從「聖化」向「歷史」的轉變〉,《止善》,第十七期,pp03-39(THCI) (其他) |
莊兵 |
103 |
2014,〈敦煌吐魯番出土《孝經》研究論介〉,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《出土文獻研究視野與方法》,第五輯,pp275-309 (其他) |
莊兵 |
103 |
莊兵,2014,〈「三經義疏」的倫理思想探索〉,《禪學研究》,第11輯,pp116-143(CSSCI) (其他) |
莊兵 |
102 |
2014,翻譯〈書評•松本雅明著《關於詩經諸篇成立的研究》〉(白川靜原著),《國際漢學論叢》臺北:樂學書局,第4輯,pp1-23 (其他) |
莊兵 |
102 |
2014,翻譯〈書評•佐野公治著《四書學史研究》〉(木村慶二原著),林慶彰等編譯《四書學史的研究》、臺北:萬卷樓出版社 (其他) |
莊兵 |
102 |
2013,書評:林秀一著《劉炫孝經述議復原之研究》,《國文天地》,第29卷,第7期,pp83-85 (其他) |
莊兵 |
102 |
2013,論後漢的《孝經》今古文,(首都師範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中心主編《天問》,辛卯卷,pp176-205 (其他) |
莊兵 |
101 |
2013,翻譯〈明清八股文中的四書學〉(佐野公治原著),首都師範大學主編《天問》,辛卯卷,pp147-175 (其他) |
莊兵 |
99 |
2010,董仲舒「孝經義」考辨,《中央大學人文學報》,2010.4,Vol.42,pp1-43(THCI) (其他) |
莊兵 |
99 |
2010,《孝經·閨門章》考——兼論前漢中後期孝經解釋學的傾向——,中華孔子學會編《中國儒學》,第三輯 (AHCI),(其他) |
莊兵 |
99 |
2009,劉向刪繁《孝經》考辯,《華梵人文學報》,第14期,pp1-42 (其他) |
莊兵 |
99 |
2010,對日本發現《王羲之草書孝經》的考察,《止善》,第九期,pp1-23(THCI) (其他) |
莊兵 |
98 |
2010,日本古代會通儒佛的第一人—聖德太子,中國社會科學院主編《中國哲學史》,2010年第1期,總第69期,pp98-105(CSSCI) (其他) |
莊兵 |
97 |
2008,西漢孝經學綜述,中華孔子學會主辦《中國儒學》,3,pp254-290 (AHCI),(其他) |
莊兵 |
96 |
2007,御注孝經序の謎,《名古屋大學中國哲學論集》,6,pp149-187 (其他) |
莊兵 |
94 |
與竹內弘行共同撰寫,2005,日本中國學會報・學會展望(2004年1月~2004年12月),《日本中國學會報》,59 (其他) |
莊兵 |
93 |
與竹內弘行共同撰寫,2004,日本中國學會報・學會展望(2003年1月~2003年12月),《日本中國學會報》,57 (其他) |
莊兵 |
92 |
2004,《鄭注孝經》新辨,《名古屋大學中國哲學論集》,3,pp1-34 (其他) |
莊兵 |
91 |
2002,《孝經》の成立を巡って,日本中國學會主編《日本中國學會報》,54,pp1-15 (其他) |
莊兵 |
90 |
2002,《孝經長孫氏說》考證,《名古屋大學中國哲學論集》,2,pp25-46 (其他) |
莊兵 |
90 |
與佐野公治等5人撰寫,2003,王晉渓に與えた王陽明の書翰‧その二,《名古屋大學中國哲學論集》,2,pp71-102 (其他) |
莊兵 |
89 |
2002,試論《春秋繁露》有孝經義,《名古屋大學中國哲學論集》,1,pp62-78 (其他) |
莊兵 |
89 |
與佐野公治等5人撰寫,2002,王晉渓に與えた王陽明の書翰‧その一,《名古屋大學中國哲學論集》,1,pp128-158 (其他) |
莊兵 |
研究計畫一覽
年度 |
計畫名稱 |
參與人 |
擔任之工作 |
計畫時間 |
補助/委託機構 |
附件檔案/參考連結 |
備註 |
108 |
108-2410-H-211-002《孝經》義疏學研究:以《孝經述議》為主 |
莊兵 |
計劃主持人 |
2019年08月 ~ |
科技部 |
/ 參考連結 |
執行中 |
107 |
107-2410-H-211-001科技部專書寫作計劃:《孝經》學研究的新視野(秦漢卷) |
莊兵 |
計劃主持人 |
2018年08月 ~ |
科技部 |
/ 參考連結 |
執行中 |
106 |
106-2410-H-211-004科技部專題研究計劃:敦煌吐魯番文獻對《孝經》研究的價值:考察隋唐官學《孝經》文本之形成及民間《孝經》學的展開情形 |
莊兵 |
計劃主持人 |
2017年08月 ~ |
科技部 |
/ 參考連結 |
已結案 |
105 |
105-2410-H-211-007科技部專題研究計劃:從思想史角度考察聖德太子信仰的傳承:以奈良至平安中期的聖德太子傳為主 |
莊兵 |
計劃主持人 |
2016年08月 ~ |
科技部 |
/ 參考連結 |
已結案 |
104 |
104-2410-H-211-007-科技部專題研究計劃:「敦煌吐魯番出土文獻於《孝經》研究的價值」 |
莊兵 |
計劃主持人 |
2015年08月 ~ |
科技部 |
/ 參考連結 |
已結案 |
103 |
103學年度華梵大學學術研究計劃補助:「敦煌寫本《孝經》之研究」 |
莊兵 |
計劃主持人 |
2014年10月 ~ |
華梵大學 |
/ 參考連結 |
已結案 |
102 |
102-2410-H-211 -005 -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:「從思想史角度考察有關聖德太子的研究」 |
莊兵 |
計劃主持人 |
2013年08月 ~ |
國科會 |
/ 參考連結 |
已結案 |
101 |
101-2410-H-211-005-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:「劉炫《孝經述義》研究」 |
莊兵 |
計劃主持人 |
2012年08月 ~ |
國科會 |
/ 參考連結 |
已結案 |
100 |
100學年度華梵大學學術研究計劃補助:「劉炫《孝經述義》研究」 |
莊兵 |
計劃主持人 |
2011年09月 ~ |
華梵大學 |
/ 參考連結 |
已結案 |
99 |
99-2410-H-211-010-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:「《王羲之草書孝經》研究」 |
莊兵 |
計劃主持人 |
2010年08月 ~ |
國科會 |
/ 參考連結 |
已結案 |
98 |
98-2410-H-211-004-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:「《御注孝經》研究」 |
莊兵 |
計劃主持人 |
2008年08月 ~ |
國科會 |
/ 參考連結 |
已結案 |
92 |
2003年度日本学術振興会科学研究費補助金基盤研究:「康有為大同思想の形成とその影響に関する研究」(基盤研究C) |
竹内弘行、莊兵 |
共同研究員 |
2002年01月 ~ |
日本學術振興會 |
/ 參考連結 |
已結案 |
經歷一覽
服務機關 |
職稱 |
部門/系所 |
擔任職務 |
起迄年月 |
臺灣孔子研究院 |
研究員 |
2016年08月 ~ 2019年07月 |
||
華梵大學 |
副教授 |
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|
2015年09月 ~ |
|
臺灣大學 |
訪問學人 |
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 |
2012年07月 ~ 2012年12月 |
|
臺灣大學 |
訪問學人 |
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 |
2011年01月 ~ 2011年06月 |
|
華梵大學 |
專任助理教授 |
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|
2008年08月 ~ 2015年08月 |
|
華梵大學 |
兼任助理教授 |
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|
2007年08月 ~ 2008年07月 |
|
致理技術學院 |
兼任助理教授 |
應用日文系 |
2007年08月 ~ 2008年07月 |
|
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|
訪問學人 |
人文學思想研究中心 |
2007年06月 ~ 2007年12月 |
|
日本名古屋椙山女學園大學 |
兼任講師 |
文化情報學部 |
2004年09月 ~ 2006年03月 |
|
日本名古屋文理大學 |
兼任講師 |
短期大學部 |
2004年09月 ~ 2006年03月 |
|
日本國立名古屋大學 |
博士後研究員 |
文學研究科中國哲學研究室 |
2004年04月 ~ 2005年03月 |
學歷一覽
學校名稱 |
國別 |
系所 |
學位 |
起迄年月 |
國立名古屋大學 |
日本 |
文學研究科人文學專攻 |
博士(文學) |
2000年04月 ~ 2004年03月 |
國立名古屋大學 |
日本 |
文學研究科中國哲學專攻 |
碩士(文學) |
1997年04月 ~ 2000年03月 |